2012年9月1日 星期六

穿越千年的捏麵人爺爺

<文/小龍, 寫於2012.4>

雲林褒忠-捏麵人爺爺

--「春捲與捏麵人,兩項中國的傳統藝術,在流傳千年之後與三小棟相遇。」


  2012316日,市集倒數兩天,大家都很忙碌,卻還有四個地方沒拜訪,只好分頭進行,一個人借了煒翔的車,風塵僕僕地從三小棟出發,去了莿桐找鍾阿伯、西螺找仁和醬油,最後前往遙遠的褒忠鄉拜訪一位捏麵人大師-張銘芳先生。離開奧茲家時,謝爸爸還很擔心我去褒忠會迷路,畫了一張地圖給我,還教我一直跟著頭上的紅燈籠就可以到大馬路了,真的很謝謝仁和的謝爸爸!



  來到褒忠已經近傍晚,路上沒什麼車,除了田園就是果樹風景,進了褒忠市區,沒想到路這麼寬啊!搞不清楚師傅電話裡說的是新的電力公司還是舊的,向多人問路迷路許久,才終於來到看似對的地方,卻連絡不到爺爺,只能站在台電門口發呆,突然一位帶著帽子的爺爺從遠方騎車出現,停在我面前笑笑的問:「妳要找誰?」,我有點 疑惑的看著這位老爺爺說:「我要找張銘芳師傅」,那人竟說:「哦!進來坐吧」。

  記得去年開始規劃三小棟時,是希望能朝傳統工藝與產業的方向前進的,那時候搜尋許多雲林相關的資料與人事物,其中一位便是全台灣僅存的傳統捏麵人師傅-國寶張銘芳先生,後來因當初的理念轉了彎,就沒有繼續下去。時至今日,我們即將舉辦三小市集,腦子裡想起了張師傅,希望可以邀請師傅來市集表演教學捏麵人,讓更多人認識傳統文化也增添市集熱鬧的氣氛。

  師傅的外表看起來,沒有八十也快九十歲了吧!但和師傅對談,穩重的聲音與年輕的對話內容,竟然就像和三十幾歲的大哥聊天一樣!跟著爺爺進旁邊的狹長巷子,出了巷子是成群的三合院在我面前,伴著一陣陣的雞屎味,好傳統的聚落阿,真從沒看過這麼多還保存的好好的老房子,覺得又驚又喜!來到張師傅家,也是傳統的三合院,小小的房間裡,是師傅與師母的生活居所,牆上擺滿了全家福與孫兒的照片、師傅為國爭光的獎狀等,師傅說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很有興趣,自己拜師學藝,多次前往對岸了解捏麵人的文化、歷史起源與各家流派等,爺爺說:「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正在疑惑怎麼沒看到捏麵人作品,師傅不好意思的說:「每次表演完都被拿光光了,家裡沒得放阿」。

  為了說明三小市集,我搬出和這裡格格不入的筆電,播放三小棟的紀錄影片給兩位長輩看,影片才剛開頭,師傅就說:「這真是個好地方!就在國民黨部旁邊嘛!原來你們在做的就是這個啊!」師母也是看得笑呵呵,覺得我們很有趣,也很樂意一起參與三小市集。爺爺說「捏麵人」【註一】是由三國時代的孔明所發明,是一項已經流傳千年的中國傳統藝術,師傅讓我看製作米麵皮的機器,說自己已經很少在表演,一方面年紀大了,另一方面是因為成本考量,師傅做的捏麵人都是用好的麵粉與糯米粉、各式食用色料等做成,每隻都是「可以吃的」!

  其中可食用的色料是最昂貴的,製作成本自然提高,由於時間緊迫及沒有太多經費,師傅建議可以教我們做另一項中國傳統小吃「春捲」【註二】,隨即帶我去看製作春捲皮的重要器具-鐵板,以及馬上教我做傳統春捲該準備什麼食材,討論一番後,要離去時天已經黑了,留我吃晚餐的爺爺和阿嬤,和那碗暖暖的菜粥與香噴噴的香腸,叫人永生難忘。

  隔天爺爺馬上來「場勘」,也給了我們許多建議,三月十八日市集當天更是熱鬧的不得了,雖然因為沒有足夠的人力,造成現場有一點點混亂,但爺爺現場表演做春捲皮的功力還是很厲害,大家玩得開心也品嚐到美味的春捲,真的非常謝謝師傅!爺爺拍拍我的手,堅定的說:「不要灰心啦,你們一定會成功的!」、「有一句古老的智慧叫做腳踏實地,要永續規劃才行,很希望你們成功」,能得到國寶匠師的認同,實在太感動了。

  三小棟和褒忠的緣分沒有結束,幾週後的四月二十四日,高雄科大的國書大哥邀請我們參加鄧麗君文化園區的綜合座談會,地點就在褒忠鄉合安宮,因美麗的褒忠鄉也是鄧麗君小姐的出生地,分享三小棟的故事,我們接到這個任務都非常開心!好棒的機會宣傳三小棟啊!這天小龍先把兔子載去土庫商工實習後,一路迷路東找西找終於抵達,大廟的前面是一大片藍天與玉米田,裡面有一位爺爺專心地在巡視玉米園。

  三小棟是下午場的分享,在我之前是雲林許多文創據點的前輩們經驗分享
興隆毛巾工廠、雲林良品、白屋與新台灣壁畫隊等。看他們一路來的故事及分享的方式,收穫良多阿,都是三小棟未來參考的方向。大家聚在一起就是為了讓褒忠的鄧麗君文化園區,能激盪出一個好的經營方向及運作模式,看著大家認真聆聽與討論的模樣,不知道小姐有沒有想過,在她離開這麼久以後,還有一群人為她,以及為褒忠做好多事隨後也參觀了正在整建中的園區,古色古香的三合院有一些新的改變,很期待年底開放的這裡,褒忠一定會變得不一樣!

  中午吃飯要開車到餐廳,一個不小心跟丟,我又迷路了!沒想到抬頭一看,竟然迷路到捏麵人爺爺家前面的台電上次來褒忠是為了邀請師傅來三小市集表演,這次迷路又來到這個充滿著三合院的樸實巷子裡,這是命中註定吧!我就下車進去了!沒想到師傅跟師母都在,爺爺一見到我就一直分享給三小棟的建議,叫我要加油,還熱情的幫我買午餐(後來成了我的晚餐),帶了滿滿的祝福,我終於找到回餐廳的路了!

  下午輪到我上台,台下都是厲害的前輩,想起昨晚在防空洞裡的練習跟中午師傅的鼓勵,放下不知所措,就開始簡報了。每分享一次過程,就好像又重回一次我們的冒險,雖然都已經成為過去,每天不斷有新鮮事發生,但我仍然懷念過去剛開始出航時的美好與辛苦。最後得了不少掌聲與認同,時間也控制的剛好,雲林良品的店長小姐會後也說:「我一定要去三小棟看看!」,真的非常謝謝國書大哥與碧慧姐給我們機會分享,希望褒忠和三小棟都越來越好!

---------------

【註:捏麵人】根據台灣大百科全書指出:『相傳三國時代孔明為渡江碰到江水暴漲,命廚子用米麵為皮,內包黑牛白馬之肉,捏製成人頭及牲禮模樣,陳設香案祭江,剎那間風平浪靜,萬里無雲,大軍因而得以順利過江。所以捏麵人又稱為「江米人」,因此後人均供奉孔明為捏麵人祖師爺。』--資料來源:「臺灣大百科全書」網站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

【註:春捲】根據台灣大百科全書指出:『寒食節的由來是春秋時晉文公為把隱居山林裡的功臣介之推逼出來受封,下令放火燒山,但介之推卻抱木而死,晉文公覺得愧疚,下令全國官民每年在這一天不得生火。這天大家都會吃冷食。唐朝就有立春吃春捲習俗。杜甫詩句:「春日春盤細生菜」。《四時寶鏡》:「立春日,食蘆菔、春餅、生菜、號春盤」。春餅傳至閩南,一變而成為清明節的應節食品。清明製作春捲,春捲也稱「潤餅」。』--資料來源:「臺灣大百科全書」網站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